第一次“打官司”不会写诉状怎么办?被起诉了不知道如何答辩怎么办?没请律师,参与诉讼担心遗漏关键信息怎么办?自去年起,人民法院试行推广应用首批11类表格化、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精准回应当事人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勾选、填空等方式准确、全面反映诉求,更加便利诉讼,更好保障当事人诉权。
4月27日,最高法在湖南长沙召开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观摩交流现场会,总结第一批示范文本应用成效,部署第二批示范文本全面推广工作。
据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和推广,截至4月15日,全国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已达45%,其中,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达61%,信用卡纠纷、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应用率均在50%以上。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信用卡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31.7%,金融借款合同案件审理周期同比下降2.3%。
据悉,人民法院持续加强示范文本在先行调解等环节的应用,通过示范文本归纳争议焦点,让当事人对诉讼结果有合理预期,从而选择调解等更适宜的解纷方式,及时、高效、低成本、不伤和气地解决纠纷。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先行调解案件73.5万件,进一步做实定分更重止争工作。第二批示范文本修订专门增加了征询纠纷解决方式意愿的内容,为当事人选择通过委托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提供更充分的指引、服务和保障,当事人勾选同意委托调解的,可即时转入先行调解程序,进一步提高解纷质效。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提出,将持续加大示范文本在案件审理环节的应用。指导当事人、律师通过示范文本指引,更精准地准备诉讼材料、展开辩论,促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同时,将示范文本应用与简案速裁快审工作相结合,对经过要素比对属于简案的,及时导入“快车道”,开展要素式审理,努力让案件办得好、纠纷化解得早、群众认可度高。
记者从会上获悉,第二批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将于近期下发,届时示范文本数量将从目前的11类增至67类,涵盖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9个领域常见多发纠纷类型。(总台央视记者 张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