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银行 车辆 公司 万元 企业 案件 自己的

多个强省会去年人口增量居前列,这一城增长近20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6:18:00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人口数据。在已公布数据的城市中,有7个城市去年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多个强省会增长位居前列。中心城市依然保持对人口的集聚能力。

贵阳去年常住人口增加19.96万人

近日公布的《202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66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96万人,增长3.12%,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1.63万人,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0.52%。年平均人口650.27万人,增长3.03%。

目前,在已公布2024年末常住人口的城市中,贵阳以19.96万人的常住人口增量位居第一。近年来,贵阳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贵阳已经连续多年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去年贵阳常住人口比2020年七人普时增加了61.55万人。

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支撑是吸引外地人口流入的关键。今年的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其中,贵安新区直管区生产总值连续6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长,全年增速达21.1%、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

在工业发展方面,去年贵阳工业产业提质升级迈出新步伐。引擎作用持续凸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1.1%。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18%,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发展势头强劲,增速分别达27.5%、25.3%。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万辆、对全省汽车制造业的贡献率达92%以上,吉利生态链、黎阳生态圈、海信生态链产值分别达200亿元、120亿元、110亿元。

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十分亮眼。报告称,“中国数谷”城市名片实现新提升。智算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华为云智算基地当年签约当年投运,电信、腾讯等智算中心加速建设,算力规模达53.12 EFLOPS、智算占比达95.6%,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丰富、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包括贵阳在内,已有7个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

其中,深圳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1798.95万人,同比增加19.94万人,增长1.12%,连续两年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均居广东省各地市首位。

广州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189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万人。

合肥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00.2万人,比上年增加14.9万人,合肥也成为我国第18座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城市。

杭州市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6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万人。

南昌市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2万人。

长沙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106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9万人。

另外,济南2024年末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7.8万人;成都2024年末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7.1万人;去年末,宁波和温州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分别增加了8万人、9.1万人。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当前人口流动过程中,农村人口持续流向城镇。从人口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来看,一方面,人口继续向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在省域内部,人口向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集聚。虽然部分省份常住人口在减少,但省会城市人口则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无论从全国看,还是从各个省域内部看,人口分布都在持续优化。

多个强省会人口增长位居前列

从7个去年人口增量超10万的城市来看,有6个城市为省会,其中4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省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省内普通地级市人口外流,有一部分人口流向了东南沿海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所在省份的省会。

牛凤瑞分析,在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就业,离家乡近,迁徙成本比低,生活习惯比较适应,照顾老人和小孩也都比较方便。

省会(包括自治区首府)城市作为所在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的中心,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中西部省份大多采取了“强省会”的发展战略,通过做大做强省会,吸引包括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同时带动全省发展。

比如,2021年4月,贵州出台《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确保贵阳到2025年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认为,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中心,要素资源集聚,强省会建设有利于吸收区域内外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比如资金、产业、技术、人才等,打造成为引领省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区域竞争本质上就是新兴产业、高新产业的竞争。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配套,包括人才、软硬件环境等,在中西部省份中,省会城市成为首选。近年来省会城市所拥有的人才资源也是吸引龙头企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一批现代产业集群正在强省会城市加快集聚。以合肥为例,近年来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去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安凯客车6家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配套方面,合肥共有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500多家,分别在全市各个重点配套产业园区,其中不乏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新能源车企头部配套公司。

新能源汽车之外,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多产业“群星闪耀”。根据今年的合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合肥新型显示产值增长22%,产业集群综合排名全国首位。集成电路产值增长30%,动态存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占有率全球前列。光伏和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800亿元,逆变器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储能系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量子信息产业集聚企业数居全国首位。

原标题:《多个强省会去年人口增量居前列,这一城增长近20万!》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夏徐寅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第一财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