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来到村里“一老一小”幸福院,为老人和留守儿童包艾米果和饺子,送去陪伴和温暖。村党总支书记赖华鹏说:“‘文明积分+信用积分+积分超市’活动开展以来,有效激发起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今年清明节假期,村民主动参与劝导文明祭祀,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这是信丰县常态化开展活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信丰县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肌理,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了将婚俗改革推向深入,信丰县出台了《遏制高额彩礼若干措施》,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保障改革举措有效落地落实。“橙双橙对”公益红娘志愿服务队穿梭于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为适婚青年提供免费婚介服务,搭建爱情桥梁。该县还充分用好新媒体和文艺创作力量,制作《回娘家》《移风易俗 婚事简办》等微视频,编排采茶戏《番薯渣斗辣椒嫲》,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扬移风易俗新风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幸福的婚姻不需要高额彩礼的堆砌,简朴而温馨的婚礼同样能开启美好的未来。2024年,该县举办集体婚礼、青年联谊等活动28场次,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近年来,信丰县大力整治厚葬薄养、铺张浪费、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好。并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文明积分+信用积分+积分超市”活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活动后能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可以在村小卖部、小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还能作为银行授信的重要依据。新田镇坪地山村更是将陈规陋习纳入负面清单,通过积分制进行量化管理,用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文明。
日前,信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联合县新华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小橙有约”活动。此次活动以“春耕时节传‘橙’经”为主题,特邀“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中国好人”袁守根为50余名果农讲授春季脐橙种植管理技术。“‘小橙有约’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开展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乡亲们讲解种植管理技术、健身养生、手工制作等方法技巧,很接地气。”该县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橙有约”今年初推出后,深受群众欢迎,有的活动因参与人数众多,不得不分期分场安排。
为深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走深走实,近年来,信丰县不断探索“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服务精准化”新路径。该县统筹整合资源,每月20日在信丰文化公园举办“文明夜市”活动,集中开展生产生活、医疗保健、文化惠民、政策宣讲等“一站式”便民利民志愿服务,这一被赋予“520”寓意的“文明夜市”至今已举办60多场,服务群众10万多人次。“‘文明夜市’活动,让参与的市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文明的温暖与力量。”该县文明办主任赵瑛说。
据介绍,近年来,信丰县着力构建“1+18+311+N”(1个县级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311个村(社区)实践站及 N个特色实践点)的文明实践网络,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域覆盖。无论是在景区的宣传栏,还是在学校的教室、医院的候诊区,都能看到文明的元素,让人感受到文明实践的浓厚氛围。
为了提高文明实践服务的精准度,该县组建了16支县级专业志愿服务队,打造了“助学支教”“薪火相传 尊老敬老”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并通过开展文明实践员培训、素养大赛等活动,培育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文明实践员队伍。311名村级文明实践员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每年组织开展活动6000多场次,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和贴心帮助。
大塘埠镇沛东村村民曾玉,最近荣登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类“江西好人”榜,这是对他英勇救人的褒奖。去年8月31日,村民李燕和12岁的外甥在桃江河边游玩,突然,外甥失足跌落河中。李燕急忙跳下水去救人,导致两人均溺水,情势十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刚好路过的曾玉听到呼救声,迅即跳入河中,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游泳技能,成功将两人救上河岸。
在信丰,像曾玉这样的好人好事还有很多。为了进一步弘扬好人文化,信丰精心构建县、乡、村三级好人培育体系,通过基层推荐、群众自荐、网络征集等,广泛挖掘好人好事线索,好人评选工作成绩斐然。截至目前,该县已涌现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人、“中国好人”9人、“江西好人”13人、“赣州好人”104人。这些群众身边的好人,有效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礼遇好人,既是对好人的尊崇回馈,也是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的重要方式。为此,信丰推出“好人礼遇卡”,在医院、政务窗口等场所设立优先标识,让好人在就医、办事等方面享受便利,并联合企业为好人提供免费体检、消费折扣等“爱心礼包”,让好人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奉献的价值。该县还积极通过媒体、展板等,大力宣传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好人精神广泛传播、感染群众,在全县营造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此外,信丰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其纳入文明创建的重点内容。通过 “小红星公益课堂”“区校联动 守护成长”等项目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位于该县新田镇百石村的“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如今已成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研学团队50多批次。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现场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该县通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24年,信丰县评选出11名“新时代好少年”,其中2人还获得市级表彰。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朱俊兴 特约记者李春梅 通讯员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