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银行 车辆 公司 企业 万元 自己的 案件

91岁老父天天催买“外骨骼”,“盲买”需要注意啥?头一批使用者怎么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9: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陈颖 通讯员 李文芳

“外骨骼”机器人究竟有多火?

最近一段时间,陆续有多位用户求助潮新闻“记者帮”(点击报料),想了解“外骨骼”。

“我妈71岁,原本春天是属于她的季节,喜欢漫山遍野去挖野菜和小野笋,可这些年她的膝盖不好,走路都慢了很多。让她试着换膝盖,她不肯,现在那么火的外骨骼,是不是可以帮到她?”

“老父亲91岁,天天催着我们买外骨骼机器人。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买,有多贵?老父亲心急,说我们再不买,他就去电视购物上下单了。所以,我们想托潮新闻问问,正规渠道哪里能购买到外骨骼?”

“看新闻,似乎都是健康的人在用外骨骼,家里老人前几年中风过,现在不能自主走路,上厕所靠护工搀扶。买来会不会用不了?”

……

“外骨骼”产品对于普通人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是否适用偏瘫人群?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帮”采访了部分生产厂家、专业医生和已经喝上外骨骼“头口水”的使用者。

研发机构:

如果老人是平衡性问题,当前产品不适用

“对于搀扶行走人群,需要进一步评估。”杭州智元研究院智慧助力助行事业部负责人任敬伟告诉记者,如果老人是平衡性问题,当前产品不适用,假如是腿部力量不足,外骨骼可提供一定助力:“中风老人这种情况,髋部助力会有一定帮助,但无法提高用户走路稳定性。”

这款外骨骼设备自身重量2.5公斤 受访者供图

他介绍,由杭州智元研究院开发的髋部助行外骨骼目前已完成全流程开发及测试工作,正在批量生产,近期将正式进行产品发布。

从目前登记情况看,感兴趣的老人很多。“相关人员会针对统计的个人采购信息,进行回访,上线预售链接,预计6月左右第一批用户可以拿到货。”

听到读者求助的情况,这位负责人提供了另一个思路。“现阶段外骨骼设备可以帮助照护人给失能老人翻身。有些老人体型较大,家人或者护工帮助他们翻身时很费力,如果穿戴髋部助行外骨骼设备,腰部承重感会减轻。”

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云栖小镇有一个体验展厅,对外开放。怕一些老人操作不当会有安全问题,展厅里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评估,帮助体验者试穿、测试。”

任敬伟说,髋部助行外骨骼自身2.5公斤,价格千元级,不会过万,差不多一部手机的价格。

康复科专家:

通过脑机接口,外骨骼助力,未来是个方向

在临床实践中,外骨骼适用哪些患者群体?中风偏瘫、脊髓损伤、老年步态障碍,哪个类型的患者获益最明显?

记者找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李建华。

他也是康复医学脑机接口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康复医学临床诊疗工作30年。

“临床实践中,有步行能力,但是不持久的部分脑中风患者有在用外骨骼进行康复。外骨骼不仅限于下肢,对脑中风患者上肢的应用也有。外骨骼最大的受益者是能行走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比如车祸、高处坠落后双下肢不能走,还残存部分肌肉力量的患者。”李建华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外骨骼开始在临床应用,当时因为价格高,穿戴不方便,临床使用比较少。

通过脑机接口,外骨骼助力,未来是个方向。与传统康复手段相比,外骨骼的核心优势在于,患者可以更个性化地去做步态训练、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以前做悬吊训练,都是在比较局限的空间里,患者不能自由地在社区活动。

“有了外骨骼,可以在家里、社区、公园做一定的活动,这是非常好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加码,外骨骼技术更成熟,使用者不一定在医疗机构里进行康复,完全可以走出康复科,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李建华说。

资料图

需要提醒的是,个体是否适合使用外骨骼,医院康复科会做科学评估。

“穿戴外骨骼后体能消耗有多大?会不会影响呼吸?体验者的代谢成本,相关的生命体征指标都要观测,还要评估腰腹肌力量,评估是否适合佩戴具有一定重量的外骨骼设备,还要看关节活动度。有些老人有关节病,髋关节有骨质增生,本身活动度欠佳,像这类人佩戴外骨骼就不合适。外骨骼是助力,如果活动度受限,助力达不到正常步态,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反过来还容易损伤老人的髋膝踝。”

李建华说,帕金森患者或是有骨关节病、有腰痛等,不做检测就“盲买”是不恰当的。对一些步态本身有问题的病人,使用外骨骼有可能跟不上节奏会摔跤。

他建议,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先去医院康复医学科做标准评估再决定。

使用者:

体验大半月,整体感受“效果还是有的”

“外骨骼我关注很久了,对于我们这种肌萎缩患者家属来说可以算是福音,看到市面上有上市产品,我们马上就入了一台。”

90后于女士的母亲由于身患疾病,单腿无力,走路时一只脚不得不拖行前进。

上个月,于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1万多元给母亲选购一台某品牌的有电源版本外骨骼,用于辅助康复,大半个月体验下来,于女士认为效果还是有的,“并不能算是智商税。”

“老人学习穿戴比较简单方便,很快就能根据需求调整走路的力度和灵敏性,也能自己切换到爬梯等模式。”于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的情况穿戴后适应几天就用得很好了:“坚持用了几天,能明显感觉到老人的步态有所矫正,走路时本来无力的腿部也有助力,整个人能动起来,我妈的精神面貌都跟着好起来了。”

当然外骨骼也并非“仙丹灵药”。

“像我妈原先要借助拐杖才能行走,穿戴外骨骼并不能直接替代原有辅助器具,一样需要搭配原有辅助器用,更多的还是助行作用。”她也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给出建议,“膝盖有疼痛的,外骨骼也不能减轻疼痛,该疼还是会疼,所以像半月板损伤的、有膝关节磨损的人,其实客服都不推荐购买目前这款外骨骼。”

最关键的还要让老人乐于坚持使用。

“外骨骼有一定的重量,一旦老人觉得累了,很容易就不会再用,刚刚才看到的一点效果也就没了。”于女士说,因为是新事物,家里老人在使用外骨骼前还对外骨骼有过抵触,“这时候就特别需要子女给予老人鼓励和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