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拓宽,相关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的高校已从2019年的约300所激增至当前的700所左右。面对政策的激励和市场的需求,高校无人机专业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3月30日,上游新闻记者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测绘方向)作为西南地区较早布局的院校之一,通过专业升级与产教融合,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政策推动产业爆发
《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到2025年重庆将新建通航起降点2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全市低空经济市场主体达400家;至2027年更将推进“乡乡通”建设,起降点增至1500个。这一规划直接带动无人机研发制造、场景应用、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人才需求。
据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周金国教授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调研分析,当前无人机领域主要面临三重人才缺口:研发测试类高端技术人才、飞行操控与数据处理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农业植保等细分领域的复合应用人才。
产教融合培养实战型人才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测绘方向)创办于2019年,现有在校生306人,其课程设置凸显“实操主导”特色。专业实践课程占比超50%,覆盖无人机组装调试、飞行控制、测绘数据处理及农业植保等核心技能。
专业注重于具备无人机开发与装配、无人机检修、无人机驾驶操控、无人机搭载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测绘4D产品制作、三维地图制作、航拍影视制作等能力的培养,能够胜任自然资源调查、地图制图、智慧城市开发、环境监测、电力巡查、林业保护、农业植保、影视广告制作、公安消防、应急抢险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目前,该专业已有三届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测绘企业、无人机制造企业及农业服务单位,如安能集团、地方测绘院等,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实操性很强,毕业工作后岗位适配性强,上手很快。”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2024级毕业生陈杨说,他通过校内双选会进入了中国安能工作,被分配到了西藏拉萨,在物资装备管理部兼后勤部担任无人机操作手。
万亿级市场正在孕育多元机遇
“不过,无人机行业市场风向正在转变。”周金国指出,随着测绘领域无人机应用趋于成熟,专业教学重心已从单一操作转向“制造+运维”双轨培养,专业新增无人机研发测试、物流运维等课程,以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这一调整呼应了行业新趋势——顺丰、京东等企业正加速布局低空物流,低载重长航时无人机研发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成为当下行业热点。周金国预测,在低空物流领域,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应急物资运输无人机,或可能最早成为被市场大范围推广的应用模式,也成为当下行业竞争焦点。
周金国认为,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背景下,除了无人机研发和应用外,无人机临时停靠点的建设、无人机运维的需求,也将为无人机产业链催生出更多的岗位需求。
行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未来五年低空经济总产值有望达万亿级别。随着重庆“县县通”“乡乡通”工程的推进,无人机专业人才将持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