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开启了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效。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是巩固新时代作风建设阶段性成果的战略举措,更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政治淬炼。为此,应当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战略支点,紧扣“常”“长”二字推进作风建设,在坚持中见常态,在深化中求突破,通过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久久为功涵养正气,奋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政党的优良作风既是抵御政治微生物侵蚀的免疫系统,又构成彰显政党人格力量的精神标识。
纵观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优良作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了坚实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这一系列作风建设举措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也充分展现了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需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是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因此,需要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决遏制风腐问题滋生蔓延,查找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以优良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着力点
作风建设需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作风建设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必须久久为功。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因时而为、因势而为,在“学、严、干、效”上持续发力。
以“学”凝心铸魂,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长期执政,党内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作风教育和作风建设,实字当头,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以集中教育为契机,坚持以学正风、以学促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条一条严格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筑牢党的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
以“严”锚定聚焦,铲除作风建设的顽瘴痼疾。要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变化特点,提升抓作风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前,风腐交织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持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防范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此外,鉴于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抓常、抓细、抓长,特别是坚持制度指引,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以“干”担当作为,开创作风建设的良好局面。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严守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目的是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作风转变促进实干担当。强化作风建设应以担当作为为重要指向,以好作风好形象推动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保持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勇气和担当。
以“效”巩固基础,强化作风建设的价值意蕴。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的作风实不实,群众心里有杆秤,最能有直观深切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从来不是小事,“四风”问题更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如果不及时纠正不良之风,便会有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对于强化作风建设,群众最担心的是“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常抓不懈。因此,要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整治群众身边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足感,以优良作风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要健全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制度,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原标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须把握这些关键着力点》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周丹旎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赵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