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国卿
【清明初候】
桐花
紫萼枝头素艳开,丹山花事绝尘埃。
焦琴不度卿云梦,自有娉婷小凤来。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一树泡桐与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照壁相呼应。 刘舜天作品
按:清明时节,桐花始华。古之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桐华成筒,故谓之桐。”泡桐又称白桐,木材轻虚,色白而有绮文,韧而不裂,湿而不朽,以物敲击声音绝妙,故为斫琴佳木。张岱《夜航船》所记汉蔡邕于火中取材所制焦尾琴即此桐木也。桐花其株为乔木,叶心形,具长柄。与梧桐夏天开花淡黄色,花瓣较小不同,泡桐春天开花,如筒花形较大,顶端裂作上下二唇,聚作圆锥状。花色淡紫,故曰“紫桐花”。“白桐花”者,称光泡桐,乃毛泡桐之变种。花色白,亦筒形花,筒内有紫斑。另有台湾泡桐,其花聚作圆锥状,花色间或作蓝紫。有蓝喉太阳鸟,因暮春时栖集于桐花,故而得名“桐花凤”。唐李德裕《画桐花凤扇赋序》云:“有灵禽五色,小於玄鸟,来集桐花,以饮朝露。”故此,“桐花凤”遂成古代诗人笔下著名典故。
【清明二候】
紫藤
秾阴绿蔓映窗纱,濯锦披香紫袖斜。
落瀑萦烟逢细雨,相期花底品新茶。
春风吹拂过回廊,惊醒了垂悬的紫色风铃。 李玲秀作品
按:紫藤,或称藤花。盖因其花色以紫色为主,且为藤本植物,故名。考其名源,“紫”者,言其花色也,紫藤花开时,串串花序如紫霞垂挂,艳丽非凡;“藤”者,言其生长形态也,紫藤茎干柔韧,善于攀援,依附他物而上,蜿蜒曲折,宛若游龙。因色并形,遂得“紫藤”之名。早在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中就有紫藤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引唐陈藏器之说曰:“藤皮着树,从心重重有皮。四月生紫花可爱,长安人亦种之以饰庭池,江东呼为招豆藤。其子做角,角中仁,熬香着酒中,令酒不败。败酒中用之,亦正。”紫藤花其姿雅致,最引人注目者,乃紫藤之花序。春时,紫藤开出成串之花,花序长逾三十厘米,如瀑布垂挂,散发淡淡香气。花形似蝶,翩然轻倩。另有藤萝者,与紫藤相似,唯其花青紫,花串稍短。又有多花紫藤,数朵聚串,狭而长,亦可爱。
【清明三候】
琼花
雪蕊琼丝透碧纱,仙姝云鬓寄瑶华。
羽衣轻步何来处?原是唐昌观里花。
琼花融合沈阳清福陵宝城西配殿飞檐角末端的套兽形象,承载着护佑与威严的寓意。 张琳作品
按:琼花之名实,古来众说纷纭,玉蕊、山矾、聚八仙皆曾为其别称。尤其在唐代,唐昌观玉蕊名气最大,杨巨源、武元衡、杨凝、王建、张籍、刘禹锡、元稹、严休复等均写过《唐昌观玉蕊花》。至北宋,大约因隋炀帝下扬州赏琼花之野史传说,始有琼花一名。王禹偁知扬州有《琼花诗》叙曰:“扬州后土祠,有花树一株,洁白可爱,不知何木,俗谓之琼花。”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言:“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或曰自唐所植,即李卫公所谓玉蕊花也。旧不可移徙,今京师亦有之。”自此,琼花开始见于名人题咏,尤以扬州琼花最为著名。琼花即今之荚蒾之属也,以其花色白而质若美琼而名之。其株为灌木,叶长圆,花聚作圆盘状,花朵居圆盘之外侧者若粉蝶,五瓣无蕊。而居圆盘内者,花朵极小,瓣蕊俱全。花盛之时,风姿绰约,清秀淡雅,玉树琼枝,尽现冰清玉洁之美。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