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的父亲叫什么(赵括的父亲是怎样从一个收租小吏晋升为赵国名将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0 09:18:52    

提到赵奢,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要提到“纸上谈兵”的赵括,我想很多人都比较了解,而赵奢正是赵括的父亲。都说“虎父无犬子”,可这句谚语放到这对父子身上就显得有点缺乏说服力了。赵括之所以如此出名不是因为他取得了多大的战功,而是因为作为赵军将领,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击败,酿成了40万赵军被坑杀的惨烈结局,可以说赵括的出名出的是“恶名”。

在长平之战中给予赵括致命一击的秦国大将白起

而他的老爹赵奢就不一样了,赵奢是赵国后期著名的将领, 被后世评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而他的为将之路颇为传奇。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收田租的小小官吏到位高权重、名震一时的著名将领,赵奢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个人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遇到贵人,这个贵人会引领你登上更大的舞台,使你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而赵奢生命中的贵人正是当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

赵胜贤能爱才的名声传遍天下,门下更是聚拢了一大批门客。赵奢想要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受到赵王的重用,可是自己作为下级官吏没有机会得到赵王的召见,于是赵奢把目光投到了平原君赵胜的身上。

平原君赵胜

可是如何争取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赵胜呢?作为小小的收田租的官吏,想要见到名满天下的平原君毕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时的赵奢一不作二不休,用了可以称得上决绝的手段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作为负责收田租的官吏,完成租税的收缴本是赵奢的职责所在,一次正好赶上平原君名下的田地没有交税,赵奢不等分辩,直接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就地处斩,可谓是轰动一时。可是赵奢的本意不是要结识赵胜这个贵人吗?怎么会故意去得罪他呢?熟不知这正是赵奢的计划,他之所以处决了违反法律拒不交税的赵胜手下,就是要争取到一次和赵胜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

果然,赵胜在听到自己的手下被赵奢处决后很愤怒,立刻派人将赵奢找来要杀之以泄愤。此时的赵奢见机会来了,不仅没有丝毫慌乱,而是镇定自若的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对赵胜的建议包括未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赵国面对的形势合盘托出,一席话说的赵胜啧啧称赞、茅塞顿开。

赵胜也果真不负战国四公子的美名,在发现赵奢是个人才后,不仅没有因为斩杀自己手下的事怪罪赵奢,更是将赵奢推荐给赵王,让赵奢有了施展自己更大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赵奢画像

赵奢之所以敢走这一步“险棋”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赵奢知道要想成就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要获取上层的赏识和重用,而自己作为低级官吏,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吸引上层的注意,是根本得不到这种机会的。

其次,赵奢对自己的才能有着充分的自信。如果得到了和上层见面的机会,却不能展示出众的才能,不仅不会得到重用,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最后,赵奢之所以选择平原君赵胜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因为他敬佩赵胜的贤能,也知道赵胜会给自己陈述建议和施政理念的机会。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赵奢看似鲁莽的决定中实际上隐藏了他缜密的思考和巨大的魄力。

如果说结识平原君赵胜是赵奢仕途上的一次巨大飞跃的话,那么阏与之战无疑是赵奢从一个文官到一个名将的转折点。

当时秦国进攻韩国,由于韩国临近赵国,唇亡齿寒,赵王想要派兵前去救援。可是问了一圈,无论是廉颇还是乐乘,他们的回答都是:“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当赵王问到赵奢时,赵奢在谈到实际面临的困难同时,却认为此战有机会取胜。他说:“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这正是后世那句著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出处。

阏与之战推演图

不出所料,在外界一致不看好的情况下,赵奢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法,他领兵强行军两日一夜后在距城池不远处安营扎寨,以逸待劳。久未尝败绩的秦军捉摸不透赵奢搞得什么名堂,在两军僵持了近一个月后,士气高昂的赵军向秦军突然发起进攻,一举将秦军击溃,取得了战国后期东方六国对秦国交战史上少有的胜绩,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回国后的赵奢成了赵国的英雄,他再也不是那个小小的收租官,而是打败秦军的名将。赵王更是不吝封赏,将赵奢封为“ 马服君”。要知道,老将廉颇戎马一生、立下战功无数,刀头舔血一辈子,也只不过在年迈之时才被封为“ 信平君”,而赵奢一个文官出身,只带兵打了一次大仗就受如此封赏,可见其受封赏之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