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记者手记:“月”向深空再出发新华社记者刘祯、宋晨“古人望月抒怀,我们揽月而归!”“每一件展品都是中国航天人的军功章。”“同时看到嫦娥五号、六号取回的月球正、背面月壤,非常自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现场,人们围在一件件展品前,发出阵阵赞叹
本报记者 沈小晓 宋亦然 程是颉 俞懿春中埃卫星联合研制团队成员在埃及航天城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工作。本报记者 沈小晓摄走进位于埃及航天城内的埃及二号卫星地面测控接收站,站区顶楼白色巨型“圆球”表面红色的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标识十分醒目。“圆球”内是卫星数据接收测控天线,用于接收、记录、储存和传输埃及二
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意味着月球背面比正面月幔更干,这一成果为月球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如果可以在月球上种菜,你想种什么?是种满香菜,抬头就能看见绿光的月亮?还是说种满车厘子,要在月球上实现真正的“车厘子自由”呢?这可能是大家平时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