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2025年更是被业界称作“全民智驾元年”,开年至今,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做一件事:亮出最新智能化战略,抢占智驾技术高地。
显然,智驾技术已成为车企竞争的焦点,其水平直接体现车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市场里,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全民智驾时代”,燃油车如何破局?在智能化浪潮下,燃油车又能从哪些方面创新?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突飞猛进,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连续5个月突破50%。相关报告显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能驾驶功能”权重从2020年的12%增至2023年的35%。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观察,当前消费者更看重对汽车智能化的体验。
章弘:很多的消费者也自己愿意倾向选择节能、环保、低排放的车型,还有我们购车的消费者年龄层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和知识化,很多年轻的消费者都非常喜欢智能的、互联的、自动驾驶的,与车路云协同的新车。如果过于老旧的燃油车,没有这些数字化或者是智能化的基本性能,可能在市场上就不会被看好。
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但从销售数据上来看,燃油车仍然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去年中国乘用车销售超过2700万辆,其中1500万依然是纯燃油车。燃油车技术成熟且稳定,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不过,在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燃油车要想持续保持竞争力,实现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日前也曾表示,如何让纯燃油车车主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和快感,是所有从业人员、主机厂、供应链应该思考的课题。
吴永桥:很多人质疑燃油车做不了中高阶智驾,第一是功耗,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功耗太大,12V蓄电池怎么能做智驾?第二是热管理不行,水冷,燃油车没有水路水管,不能做。第三是发动机、变速箱输出扭矩的迟滞性搞不过电机,怎么能做高阶智驾?你肯定做不了。我们深刻地分析评估之后,这三个卡点完全可以解决。
在吴永桥看来,从技术角度来说,燃油车实现中高阶智驾完全可行。
吴永桥:首先,功耗这一块,在行车之后,汽车通过发动机驱动发电机没有任何问题,行车时完全可以解决功耗,中高阶智驾的功耗也不大。第二,驻车OTA包能不能12V蓄电池支持,中阶智驾和高阶智驾下载OTA包,完全可以通过现在的12V蓄电池满足,在这一块,完全不是问题。热管理,以地平线的芯片为例,风冷就可以。如果高阶智驾,可能需要水冷系统,接一套管路系统,大概成本增加几百块钱而已。第三,最核心的,也是很多人质疑的,我们经过反复评估测试,发动机和变速箱精准调教底盘控制,完全不会影响整个智驾的体验,和人驾完全一致。
虽然在技术上有实现的可能,但在迈向智能化的道路上,燃油车还要面临着多项挑战。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举例说,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实现智能化需要在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无疑会增加车辆的生产成本。
张翔:燃油车也可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有车载的大屏幕,有汽车的软件,有驾驶辅助功能,但是燃油车的智能化要做到新能源汽车这个水平,并且它的成本,它的品质要控制得好,体验和新能源汽车一样好,这个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车企来说,特别是一些产销量比较小的,排名比较落后的一些车企,只能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发新能源车型,把燃油车这部分销量不好的车型果断地给它停产。
此外,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辆对软件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由于燃油车的硬件架构相对固定,在进行软件升级时可能会受到硬件性能的限制,导致升级困难。同时,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被恶意攻击,也是燃油车智能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有诸多挑战,但面对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燃油车似乎也退无可退。章弘表示,目前在燃油车领域,一些车企正以创新策略突围,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智驾发展道路。
章弘:在燃油车的领域里面,同样可以做到“油电同智”。在今年可能会有一款车被推出来,这个是属于在中国研发生产,但是它是来自欧洲的一个品牌,它强调协调性和安全性,想在这方面做出智能化,它可能会搭载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另外,我们都知道智能驾驶分5个阶段,到L2为止,实际上都是辅助驾驶,只有到了L3才开始真正的是自动驾驶。现在这个品牌它采取的叫L2+这样一个导航的辅助系统,已经装上车了。因此“油电同智”,可能也不会是口号。如果要是努力去设计、去实践的话,也有可能在智能化转变的过程中间迈出比较可喜的步伐。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而言,燃油车的智能化转型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朝着多元化方向蓬勃发展。章弘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燃油车要想延续生命周期,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更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重构产品价值。
章弘: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环保,如果燃油车想要继续生存,必须提升内燃机的效率。现在有很多国家的车已经推出了压燃发动机,实现了超过50%的热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和燃料消耗。还有一个是混合动力的技术开发,其实这是一个燃油车企求生的最好渠道。因为混合动力技术实际上是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一个结合,可以在不牺牲续航的情况下,提升经济性和驾驶体验,一些品牌已经做到混合动力,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监制丨王磊
记者丨李思默
编辑丨魏然
责任编辑: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