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银行 车辆 公司 万元 企业 案件 自己的

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有何优势?这家美媒这样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18:00    

《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关注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这篇题为《人形机器人是糟糕的同事 中国希望首先改变这一状况》的文章称,美国和中国都在竞相发展真正有用的人形机器人,获胜一方将在无数行业中获得巨大优势。

文章聚焦在一个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汽车工厂上。一家机器人初创公司的工程师正在训练类人机器人分拣汽车零件,以及移动容器。该公司介绍说,这些人形机器人同其他机器人一起工作,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自行分析该如何完成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如何做得更好。

文章称,在实际生产中,几十年来,机械臂已大量应用在装配线上。它们在程序的控制下可以精确地完成具体任务,但无法独立思考。而这些新的人形机器人的制造者们致力于通过将机器人工程学同超级计算机芯片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这种新型人形机器人有时又被称为具身人工智能或者物理人工智能。

2025年2月,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加工河北一家汽车部企业自主研发的汽车前装电子产品(图自视觉中国)

文章写道,就目前而言,将人形机器人当作可以跟真人并肩做事的同事的话,它们仍显笨拙,甚至还会有潜在危险。但根据支持者的说法,从制造业到采矿业,再到照顾老人甚至打仗,它们最终将彻底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功能性的眼睛、耳朵、手和腿的它们,将无缝融入为人设计的环境中。文章援引位于密歇根州的一个促进自动化协会负责人杰夫·贝恩斯坦的话称,这意味着不必改造工厂、仓库或家,就能使用人形机器人。

文章称,让机器走路和搬东西的人工智能模型远比那些能帮你写论文的聊天机器人复杂。绝大多数物理人工智能不能依赖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文本或视觉数据。人形机器人需要三维数据来理解物理世界,其中大部分数据必须从头开始构建。

文章认为,这就是中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中国拥有大量工厂,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执行任务的同时吸纳有关物理世界的数据。文章援引一家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销售总监的话称,中国当下在这一领域取得飞速进展的原因便是,中国能将人形机器人同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真实场景中迅速迭代与改进。

2025年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人形机器人与现场观众互动(图自视觉中国)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家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已经同多家中国顶级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公司的员工表示,通过实际操作,机器人可以更快地学会工作。

文章称,这就像在法国交换过一个学期的高中生法语水平会取得巨大进步一样,现实世界会将实验室里无法模拟出的问题丢给机器人——比如如何搬动一盒一边重一边轻的汽车零件。该公司一位经理表示,在实验室里需要一个月才能解决的问题,在真实应用环境中只需要数天便能解决。

一位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认为,鉴于中国的制造能力,中国产的机器人的成本最终将不到其他地方机器人的一半。该分析师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另一个电动汽车工业。

前述同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机器人初创企业计划今年向客户交付500至1000台机器人,该公司希望在 2027 年将交付量增加到超过1万台——而甚少有中国之外的公司开始销售人工智能赋能的人形机器人。

编译丨朱宛玲

签审丨苑听雷

监制丨蔡耀远

责任编辑:潘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