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银行 车辆 公司 万元 企业 案件 自己的

数字赋能检察革新,河南省卢氏县检察院从“小院作为”迈向“全国样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06:00    

春光明媚,理念革新正在引领深山小院破茧成蝶。4月5日,清明节后首个工作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指挥中心正式建成。标志着该院在“理念革新”与“数字赋能”深度融合中,从“小院大作为”向“全国有所为”迈出关键一步。

数字筑基:从“信息孤岛”到“智能中枢”

卢氏县地处深山,信息闭塞曾长期制约检察工作发展。近年来,该院以“理念先行、数字赋能、业务支撑、人才强基”为路径,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整合跨部门数据资源,构建起公益诉讼线索智能筛查、类案精准治理的全链条机制。公益诉讼指挥中心智慧平台集“线索研判、模型应用、跨域协作”于一体,上线后通过数据碰撞与模型分析,线索发现效率大大提升,成案周期进一步缩短,这不仅是技术与业务的碰撞,更是深山基层检察院打破地域局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这一成果背后是该院多年的稳扎稳打。通过“党建+业务”双轮驱动,该院先后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模型推广优胜提名检察院”“省级综合考评先进院”等荣誉,干警马玲玲同志更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在基层检察赛道跑出“加速度”。

模型发力:三大案例树“全国样板”

2023年,卢氏县检察院锚定“小院大作为,山区院大发展”目标,实施“理念更新、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三同步战略,以三大法律监督模型为突破口,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民事支持起诉模型,守护农民工“血汗钱”。由第二党支部民事党小组牵头研发的“民事支持起诉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筛查企业用工异常、工资拖欠等线索,成功为农民工追回欠薪19.2万元。该模型被全国200余家检察院借鉴应用,西藏卡若区检察院应用后一次成案8件,并专程致信感谢,“卢氏经验”让雪域高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

红色资源保护模型,让历史遗迹“活起来”。第二党支部公益诉讼党小组研发的“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将历史档案与实地勘验数据结合,精准定位保护盲区,推动修复长征遗迹旧址12处。其中,“红二十五军长征遗迹保护案(卢氏段)”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专刊》典型案例。

“幌子公司”监管模型,净化市场营商环境。针对空壳公司扰乱市场问题,行政检察党小组研发的“幌子公司”监管模型,通过工商登记、税务申报等数据交叉比对,清理异常市场主体20家,相关检察建议获评“全市优秀”,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智慧。

党建引领:业务突破背后的“数字引擎”

该院始终坚持“业务突破,党建先行”。第一党支部牵头成立“数字办”,与第二党支部的办案专班建立“业务+技术+数据”联动机制,2024年应用模型126个,成案100件,监督效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44.8%。从深山小院到全国样板,卢氏县检察院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用数字赋能打破地域桎梏,在基层检察现代化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蛇行千里的势头,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该院邀请国内顶尖人工智能技术团队为干警开展DeepSeek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专题培训,多次组织网上AI培训,建立“数字沙龙孵化器办公室”,多项“数字红利”干警数字素养显著提升,为持续创新注入内生动力。

未来蓝图:从“弯道超车”到“持续领跑”

“小院大作为是理念革新结出的‘果’,更是数字赋能种下的‘因’!”卢氏县检察院检察长刘京锋表示,未来将以公益诉讼指挥中心为支点,深化人工智能与检察业务融合,探索“区块链存证”“AI辅助量刑”等新技术应用,同时加强跨区域协作,推动“卢氏模型”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根,为“数字检察”贡献更多基层智慧。

卢氏检察实践证明:只要敢想敢干、谋定快动,小院亦能成就大作为,山区亦可孕育大发展。(李文革 刘燕)

【编辑 滢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