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4月3日讯(记者 万惠娟)随着上一轮寒潮影响消退,本周我国大部地区天气趋于平稳,各地气温开启回升模式,春天的气息正自南向北逐步蔓延。
常言道“清明时节雨纷纷”,如同镌刻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天气密码,已成为清明节的经典印象。
然而今年清明小长假三天,江苏省天气总体不错,气温较平稳,最高温普遍维持在20℃以上,沿淮地区更将冲刺25℃。4日午后至夜里江淮之间和淮北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其他时段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4-5日全省风力较大,最大阵风6~7级。清明长假之后,最高气温会有明显回升,7-9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达27~29℃,但昼夜温差仍较大,建议市民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清明假期期间,我国各地呈现显著天气差异。北方大部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江南、华南地区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持续阴雨,最高气温普遍降至20℃左右,体感湿冷明显;西南地区则陷入持续性雨雪天气,寒意较为突出。清明假期北方朋友外出踏青、祭扫需警惕森林火灾的发生,做好防风防火措施。南方朋友外出需带好雨具,注意交通安全。
清明小百科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重要传统节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春分之后到来,标志着寒冬褪去、天气清朗、四野明净的自然特征。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结束寒冷气候,呈现南北差异景象:北方进入干燥少雨的明媚春光,南方则迎来湿润多雨、春和景明的气候。
在人文传统层面,清明节的形成历经多重文化融合。其核心祭祖习俗源自寒食节,汉代称为“禁烟节”,当日百姓禁火冷食,至傍晚由宫廷传火至贵戚重臣。唐代起,随着清明上坟需至郊外的传统形成,人们将祭祖与踏青活动结合。至宋元时期,清明节最终定型为以祭祖扫墓为核心,融合寒食禁火传统与春游习俗的综合型节日。
如今,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假日,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双重性:既有慎终追远的肃穆祭扫,也充满赏春游乐的轻松氛围。主要活动包括:准备果品糕点鲜花扫墓祭祖;踏青赏春;开展放风筝、荡秋千等民俗活动;通过门头插柳、檐下挂柳等习俗祈求平安吉祥。
三天预报
4月3日20时至4月4日20时,淮北地区多云转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最高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24℃左右,本省东南部地区20℃左右,其他地区22~23℃;最低温度:淮河以南的东部地区6~7℃,其他地区9℃左右。全省偏东风4级左右转偏南风4-5级阵风6级。
4月4日20时至4月5日20时,江淮之间和淮北地区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其他地区多云到阴。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23℃左右,本省西北部地区19℃左右,其他地区21~22℃;最低温度:淮北北部地区9℃左右,其他地区11~12℃。全省偏南风转西北风,风力都是4-5级阵风6-7级。
4月5日20时至4月6日20时,全省晴到多云。最高温度:沿淮地区24~25℃,其他地区23℃左右;最低温度:淮北和江淮之间东部地区4~5℃,其他地区6~7℃。全省西北风转偏南风,风力都是4级左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