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和最大的冲积岛,在长江出口处,东临东海。
面积1269平方公里,岛长约80公里,宽约10~15公里,为长江泥沙冲积而成。
崇明岛在唐初露出水面,宋、元以后逐渐形成,至明末才形成目前的轮廓。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等影响,陆地常有涨坍。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南北槽分水分沙发生了重要变化。北槽分水分沙增加,南槽分水分沙减少,并有水、沙、盐倒灌现象。
这造成北槽河床日益淤浅、崇明岛向北游移、东西两端淤张很快的局面,致使岛屿面积日益扩大。
崇明岛以南的长兴岛、横沙岛等则是18世纪以来,由河口沼泽逐步发展而成的。这群沙岛,又把长江南支分为北港与南港,从而形成长江口复杂的分汉水道。
崇明岛上河流纵横,土壤肥沃,农、林、牧、渔业都很发达。
具有特殊经济意义的水产品有凤尾鱼、长颌银鱼、鲥鱼、鲳鱼、刀鲚鱼、白虾、青虾、对虾、蟹(苗)、鳗(苗)、缢蛏、焦河兰蛤、泥螺、石磺、牡蛎;并有珍贵的水产中华鲟、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