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印度洋北部,印度半岛东南外海的斯里兰卡,在古代被称作狮子国,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有记载,这里笃信佛法,物产丰饶,当地的百姓乐善好施、勤劳能干,狮子国也是个极乐之乡。
而实际上,“狮子国”是当时对于“僧伽罗”的音译,岛上的僧伽罗人,是雅利安人与诸多其他族群混血产生的,相对来说肤色更黑,孔雀王朝时代,佛教传入这里,从此之后婆罗门教在斯里兰卡衰落,佛教取而代之,直到如今,斯里兰卡七成以上的人都还是信佛的。
斯里兰卡的主体族群就是僧伽罗人,但同时岛上还居住着一部分的泰米尔人,这些人同样来自于南亚大陆,他们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前后迁入,后来在英国殖民时代,为了补充劳动力又从南亚迁移了泰米尔人不少到岛上,泰米尔人占到斯里兰卡总人口的一成半的样子,主要聚集在斯里兰卡的东北部地区。
原本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都是和谐共处的,虽然不同族,信奉的宗教也不同,但是上千年岁月里都在一个岛上相安无事,但到了近代,却让英国人给搅和了。
要说自然条件方面的话,斯里兰卡真可谓是个宝岛,整个岛中间高四周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加上又地处热带水热充沛,因此各种物产也相当丰富,不仅如此,斯里兰卡还是个“宝石之岛”,整个岛屿有五分之三的地区地下都有各种宝石矿脉分布,这里的蓝宝石、红宝石、碧玺等宝石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巨大,岛上很多地方的溪流之中,经常都有碎宝石掺杂在石头泥沙当中。
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斯里兰卡长期都生活富足,但是也因此,在近代惹得众多西方殖民者垂涎,葡萄牙人先来一步,其他各国纷至沓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赶走了荷兰人与法国人,独占了整个斯里兰卡,不过那时候的斯里兰卡并不属于英属印度总督管辖,而是英国单独派人管理。
近代英国实力强大,在全球都横着走,也造成了很多深远影响,在南亚地区英国基本处于独霸的地位,从这里掠夺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工业化与近代化的贡献,尤其突出的是,正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支离破碎的印度,从一个文明地域概念,变成了真正完整的叫做印度的国家。
可在斯里兰卡,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英国人除了直接掠取财富之外,将从中国福建窃取的茶树栽种在了这里,培育出了著名的锡兰红茶,当时除了斯里兰卡,英国在不少殖民地都在种植茶叶,以此减少从中国进口茶叶的份额。
表面来看,英国人弄来的茶叶,最后成为了斯里兰卡享誉世界的名产,似乎是好事,但实际上却未必如此,当年英国人在印度的大吉岭等地也种植了茶叶,可因为那些地方深居内陆而且产量有限,商业价值上无法与斯里兰卡红茶竞争,为了出产更多茶叶,获得更多财富,英国人在斯里兰卡强制推广茶叶种植,原本的农田受到大规模破坏。
众多的土地要么改成茶园,要么被荒废,农民都被英国人赶去种茶叶、加工茶叶,粮食不够吃的话,英国人就从其他地方调运过来,久而久之,斯里兰卡形成了以茶叶种植与加工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对于茶叶产业的高度依赖,由此奠定。
英国人留麻烦并非如此,当年为了巩固统治地位,英国人在斯里兰卡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将泰米尔人与僧伽罗人分开,迁移到东北部地区,另外为了增加种茶叶的劳工,又从南亚大陆大规模引入新的泰米尔人,期间不断挑唆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限制双方的往来交流与了解,时间一长,从前一起生活的两大族群,关系出现了裂痕。
二战之后,英国再也无法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体系,原本的英国殖民地纷纷获得自由,但英国人又不肯轻易撒手,于是到处埋雷,比方说著名的印巴克什米尔问题,也是英国人的诸多杰作之一,而英国人留给斯里兰卡的,是两大族群的撕裂对峙。
不久,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建立了著名的猛虎组织,想着建立一个泰米尔人的国家,这种破坏国家完整的行为,自然不可能被主体僧伽罗人允许,由此也开始了斯里兰卡漫长的内部战争时代,这一折腾,就是半个多世纪。
虽然说斯里兰卡的内战,不像是阿富汗、伊拉克那样打得满目疮痍,但仍旧造成了相当巨大的破坏,而且这种持续性、间歇性的动荡,也非常让人头疼,因为动乱,斯里兰卡很多的经济活动都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当年英国殖民的时候,斯里兰卡的经济就已经相当落后,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非常依赖于茶叶、橡胶与椰子的出口,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时期,斯里兰卡因为不安稳,即便是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可外资仍旧是望而却步,斯里兰卡承接的产业寥寥无几。
要知道,斯里兰卡虽说本身的原材料、能源资源不多,但这里靠近东南亚与中东,隔壁就是南亚次大陆,印度洋航线十之八九都要从斯里兰卡经过,如果不是战争,斯里兰卡其实是非常适合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产业的,就跟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一样。
只可惜因为战争,斯里兰卡错失了发展的绝佳机会,其单一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固化,即便是后来猛虎组织被消灭,斯里兰卡真正安定下来以后,仍旧没什么明显改善,要知道相对之下基础设施条件与配套更完善的印度、东南亚等,比斯里兰卡更有投资的优势。
斯里兰卡也找不到什么新的出路,只能继续走原来的路,着重发展纺织业、茶叶出口,另外像是旅游产业还有派遣劳工出国,这些都逐渐成为了斯里兰卡的经济产业支柱。
如果太平无事,斯里兰卡这种生活发展模式也不算有啥大问题,关键是这些年全球疫情,而斯里兰卡的经济,像是茶叶出口、纺织业、出国务工、旅游业等都极其依赖国际市场,疫情的打击之下,斯里兰卡的经济缺陷开始大规模涌现并且扩大。
斯里兰卡的确是物产丰饶,但是像粮食、石油之类的大宗商品都需要进口,因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斯里兰卡多数的工业机械、生活日常用品什么的,同样需要进口,而进口就需要大量的外汇,随着斯里兰卡出口、旅游等产业的衰退,外汇收入骤减,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满足进口需要,因此只能借钱度日。
时间短还好说,可如今都好几年了,斯里兰卡原本经济实力就弱,实在撑不住,加上俄乌冲突导致连锁反应,全球的能源与粮食价格上升,弄得本就捉襟见肘的斯里兰卡,已经算是走到了绝路上,再也没法子撑下去。
世界上像斯里兰卡这样条件的国家,其实并不少,但很多都没能真正发展起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走错了路方式不行,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事实证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尚且都是次要的,真正需要的还是正确的道路、完善的规划、安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