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功:
1、功的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有力无距离。例如:搬石头未搬动。
②有距离无力。例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③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例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4、功的计算公式:物理学中用F表示力,用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用W表示功,则W=FS。
5、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米(N·m),它的专门的名称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N·m。
§二、功率:
1、功率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功率的计算公式:
①定义式:P=W/t.
(其中W表示功,t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P表示功率)
②推导式:P=Fv。
当物体在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力F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力F所做的功W=FS=Fvt, 力F所做的功率P=W/t=FS/t=FVt/t=Fv。
由P=Fv知,功率一定时,机器的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例如:汽车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面时,需要的牵引力较小,时速就可大些;在不平坦的路面行驶或上山时,需要的牵引力大,就必须改用低速行驶。
4、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单位是秒(s),力的单位是牛(N),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功率的单位就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W=1J/s,1W表示物体在1s内做的功为1J.另外,还常用千瓦(KW)、兆瓦(MW)等。1KW=1000W,
1MW=10⁶W。
§三、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J)。
2、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②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而且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高中将会学到,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用E动表示动能,用m表示质量,用V表示速度,那么E动=1/2mv²】
3、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有关系,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即质量相同的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位置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拓展】重力势能的大小可用公式E重势=mgh表示。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和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③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是和物体的机械运动紧密联系的能量。
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是焦耳(J)。
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可以表现为只有动能没有势能,也可以表现为只有势能没有动能,也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当一个物体即有动能又有势能时,它的机械能等于它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5、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分析在利用滚摆做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中,可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分析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问题时,应考虑到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物体之间。
②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那么只能由一种形式的能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能,能量即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机械能的总量不变,这一结论叫做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
6、风能和水能的利用:风能和水能是天然的机械能,蕴藏量大,无污染,清洁环保,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巩固练习
1、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15N的水平推力前进了4m;撤去推力后,物体又前进1 m后停止。如果物体重40N,求推力、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解析】分析做功问题时,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做功问题的; (2)物体是否运动,不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做功问题的;(3)物体既受力又运动时,还要考虑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的关系。如果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互相垂直,此力不做功。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力才对物体做了功。
物体受到15N的水平推力,并且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4m的距离,此时力对物体做了功;撤去推力后,物体又前进1 m后停止,此时因为不再受推力,更谈不上推力做功;
物体是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所以重力没有做功,或者说重力做的功为零。
解:已知F=15N,S=4m,
∴推力做的功
W=Fs=15N×4m=60 J;
由于物体只是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一段距离,并没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或者说重力做功W重=0
答:推力做功6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2、马拉着重I0⁴N的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30min走了5.4km,车在前进过程中受的摩擦阻力是10³N。问:
(1)马拉车前进的速度是多大?
(2)马对车的水平拉力是多大?马在这段时间内对车做了多少功
解:(1)∵S=5.4km=5400m,
t=30min=1800s,
∴马拉车前进的速度V=S/t
=5400m/1800s=3m/s.
(2)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马对车的水平拉力F=f=10³N, 马在这段时间内对车做的功
W=FS=10³N×5400m=5.4×10⁶J.
答:马拉车前进的速度是3m/s, 马对车的水平拉力是10³N, 马在这段时间内对车做的功是5.4×10⁶J.
3、一辆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10⁸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0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1)发动机的牵引力F;
(2)发动机所做的功W;
(3)发动机的功率P。(g取10N/kg)
【解析】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摩擦力。发动机做的功就是牵引力做的功。求出发动机的功率,既可以用定义式,又可以用推导式。
解:⑴发动机的牵引力
F=f=0.1G=0.1mg=0.1×1.6×10³×10=1.6×10³(N)
⑵发动机所做的功
W=FS=FVt=1.6×10³×10⁸×1/3.6×20×60≈5.33×10¹³(J),
⑶发动机的功率
P=FV=1.6×10³N×10⁸×1/3.6m/s
≈4.44×10¹ºw=4.44×10⁷kw
4、某同学体重500N,他用4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重100N,经4s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2m.在这个过程中,该同学做的功是多少J?如果他把木箱搬到三楼,已知每层楼高4m,则他对木箱至少做多少J的功?
【解析】第一问,在水平方向上的推力是40N,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2m,他推木箱做的功等于推力乘以距离。木箱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位移距离,所以人没有克服重力做功,故他在这个过程中做的功只是在水平方向做的功。
第二问,他把木箱搬到三楼,对木箱至少要做的功就是把木箱直接举高两层楼高需要做的功。
解:已知F₁=40N,S=2m,
∴W₁=FS=40N×2m=80J.
已知F₂=G=100N,h=4m×2=8m,
∴W₂=F₂h=100N×8m=800J
答:该同学在水平推木箱的过程中做了80J的功;如果把木箱直接搬上三楼,至少要做800J的功。
5、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打到一个木块上,观察木块被推的距离.
(1)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原来的位置越高,滚到斜面下端时速度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在钢球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滚到斜面下端时速度相同,钢球的质量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在钢球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钢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6、如图所示,
摆球运动到最高点A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B点时势能为零,摆球的速度最大;当摆球运动到C点时,此时势能增大,动能为零。
7、如图所示,
让摆在最高点A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从A滚动到B点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既有势能又有动能;从B点滚动到最低点C点时,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8、两台机器做功之比为3:2,时间之比为3:4,则功率之比为2:1,若它们完成相同的功,所用时间之比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