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银行 车辆 费用 公司 企业 案件 社保 万元

六朝古都是哪个城市(华北平原上的六朝古都介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1 08:50:53    


都只会闪现出一座城市:江苏南京。大概是因为虎踞龙盘、山河形盛之说深入人心;又或是六朝金粉、十里秦淮之艳冠绝当代,最终成就了其“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可是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一座位于华北平原可比肩南京,甚至可看作是南京城“镜像”的六朝古都:河北邺城。


河北邺城在公元三世纪至六世纪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大分裂大动荡的背景下,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其与南京一居黄河以北,一居长江以南,南北并立、双星闪耀,多少豪杰英雄、帝王将相,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式的为我们演绎了数不清的建功立业的华彩篇章。


我们的故事就从公元196年讲起。当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开启了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时代。直至其公元220年去世为止,汉廷及天子一直居许昌,而曹魏霸府(史籍将架空皇权,以武装力量统摄政府,使得名义权利中心与实际权利中心分离的权臣府署称为霸府)却经历了从许至邺再至洛的二次转换,本文着重分析这二次转换的战略意图并概览其经验成效。拨开逾二千年尘封的历史烟尘,从曹操都邺为切入点,一起回溯这座曾经汇聚无数光荣与梦想的城市,来一趟发古咏怀的穿越之旅吧。


邺城遗址



邺城概貌

草树苍苍夕照开,望随飞鸟到三台


古邺城即坐落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的三台村,今有邺城遗址公园。自春秋齐桓公依管仲建议始置, 任历史风云变换、潮涨潮衰,直至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被后来代北周建立大隋的隋文帝杨坚下令毁废,1200年间其城址始终未变,这在中国建城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位列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公元580年尉迟迥据邺城反抗杨坚,被击败后大将韦孝宽遵照杨坚命放火焚毁邺城,将邺城居民南迁四十五里,一代名城,六朝古都就此毁于一旦。


沧海桑田历千载,古邺城的地理环境与今已是云泥有别。下文所述如未做说明,均是以邺城古代地理格局为准。华夏文明发端于中原黄河流域,而华北平原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平原区。邺城所处的位置在汉代属冀州境。冀州直到江南地区在隋唐已降兴起以前,都是河洛之屏蔽,天下之粮仓。素有“沃野千里,民人殷胜,兵优粮足”之誉。三国曹魏卢毓作《冀州论》时评价冀州曰:“天下之上国也。…唐虞已来,冀州乃圣贤之渊薮,帝王之宝地。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所谓神州也。”我们的时空视角就从汉末天下大乱说起。


三国时天下州郡示意图(图中红圈处为邺城)


邺城的“邺”字,源自于黄帝之孙颛顼之后代“大业”(人名)之居住地之意。春秋时属卫国,战国时为魏地,西门豹治邺时(小学课本中西门豹治水就是他喽),大修水利引漳水溉邺,城市得到首次发展。直至汉末,经由曹魏时期开凿的一系列运河及沟渠如利漕渠、白马渠等,特别是因北征乌桓需要,开白沟、平虏、泉州三渠,从而形成了一条由邗沟、汴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连接起来的南北贯通运河系统。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发达水运网络,便利的水陆交通加上人口及生产资料的不断积累,很快取代邯郸而成华北第一重镇。


邺城周边水道示意图


邺城周边运河示意图


邺城地理位置尤其优越,为北方沟通河南河北(指广义的黄河南北)、连接山东山西(指广义的太行山东西两侧)的交通要冲。其西倚千里巍巍太行,经太行八陉之滏口陉、井陉、轵关、孟门等通道与并州高原(山西)相通;北临漳河、滏阳河,通过上述人工运河与洹水、黄河、滹沱河等交汇,北上可直入北京城;东南两向皆据黄河,南自黎阳渡河直达豫东平原,更可经荥阳过鸿沟,由颍水、汝水南下直入江淮平原。往东至仓亭津(山东阳谷县)渡河即深入兖州及山东半岛。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前倚大河,背靠高山,进可攻退可守,必然造就邺城在近四百年乱世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


邺城周边地形地理示意图



曹操先定都许昌的战略背景


公元196年曹操都许昌更多的被迫之举。在他当时所收服的兖豫二州境内,洛阳已被战乱搅的残破不堪,几成废墟,许昌是可选的最佳地点。此时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刚刚过去六个年头,公元192年董卓去世后,各路诸侯纷纷开始逐鹿天下、割据一方,袁绍夺幽、并、冀、青四州之地,雄踞河北,实力最强;淮南袁术、荆州刘表、河内张杨、南阳张绣、徐州吕布均是一时英杰,西凉诸将控制关中,曹操就像一块汉堡包肉饼般被夹在所有人中间。


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曹操唯一可选的生存策略就是:主动进攻!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不能干净利落解除四周的战略威胁,靠防御是无法存活的,好虎架不住群狼是真理。如此条件下,曹操仅用四年时间就实现了中心开花,杀出一条血路,并最终平定中国北方。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割据图


许昌属颍川郡,其“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亦形盛之区也”。处四战之方位,但由于袁术此时并未做大、刘表素无大志,故许昌至宛城、寿春间广大平原,因中原战乱皆为战略缓冲区。


曹魏据许昌后,做出了第一个战略决策:许下屯田。《三国志》记曹操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大力屯田,劝课农桑,此地粮草所得支撑起了曹操随后与吕布、袁术、刘备、张绣历次战役和到来的袁操官渡之战。许下屯田的实施对曹魏初期在中原立定脚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招。



迎奉汉献帝,定都许昌的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收获是收揽了大批有识之士。颍川、汝南素为名士之乡,曹操由于“赘阉遗丑”的出身原因,初期士族反对的多,归附的少。但有天子在手,汉末士族阶层就有更大可能归附曹操。定都许昌后,在外避乱的颍川大族名士们因汉帝居此的原因,纷纷回乡。事实上,曹魏集团的主要智囊集团几乎就是清一色为颍川士族,如荀彧、荀攸、钟繇、郭嘉、陈群等,这是曹魏集团迅速崛起的最关键因素。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袁绍据邺,统摄华北


自公元196年八月都许昌至公元200年初官渡大战前,曹操开许下屯田、揽颍川豪杰的两步走战略, 四年时间内平张绣、灭吕布、纳关中、杀袁术、驱刘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广大区域几乎都被其收入囊中。不过,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就像痛苦的日子总是很漫长一样。曹魏即将面对第一次致命威胁:北中国的另一霸主河北袁绍,在公元199年也终于将眼中钉公孙瓒势力在华北彻底抹去,河内张杨、北海孔融等势力也消化吸收完毕。三国史上决定北中国鹿死谁手的巅峰对决即将上演。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割据图(图中寿春位置应在淮河南岸)


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我们只讨论袁绍落败的战略层面原因。


早在公元190年起兵讨伐董卓时,袁绍与曹操互相畅想未来时,就已经坦诚提到其战略计划:“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对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引自《三国志》)


从这一对答可以看出,此时的袁绍已经有了割据华北而后以争天下的详细战略规划。而曹操基本属于泛泛而谈,无任何可操作方案。袁绍的战略方针中,首要目标定为全力清肃幽、燕、冀、并之地。可惜由于过度执着于该目标,从而导致曹操在中原做大。这是其失败的根源所在。


袁绍可说是成也河北、败也河北的一个典型范例。方董卓肆掠时,袁绍听从谋士建议,于189年借机入驻华北,可说是抢到了最关键的战略先机。华北平原最大的优势是地缘区位高度独立。西立千里太行,东为万里海疆,北部燕山环绕,南有黄河横亘。但凡天下大乱初起,华北平原绝对是割据以立足称雄的不二之选。其入主华北之后第一时间以邺城为霸业根基。


但也正是由于四方边界阻隔性太强,外人进不来的同时里面也很难出去。黄河在河洛一代的若干渡口一旦被对手封锁,则相当于被关门封印其中。袁绍正确的战略方向应是:在立足稳定之后,第一时间争夺或控制豫兖二州(不管是谁占据此地,都应该作为首要对手),保障自身黄河两岸自由通行权。



袁绍于199年初终于灭掉公孙瓒与张杨平定华北,可惜此时袁绍的战略先机已失。曹操已据有关中及豫、兖、青、徐大部,无论是地盘、人口、粮草的潜力都将很快赶超仅占有河北的袁绍,如果袁绍此时不南下,未来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也就是为何袁绍急于发动此战的根本原因。另一个关键原因是袁绍年长曹操数岁,而且汝南袁氏一族,好似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袁绍很清楚儿辈还不如自己,只能自己来打。


除战略误判外,袁绍识人用人水平极差。帐下谋士集团其实能人辈出,可是由于袁绍耍弄“御下之术”而放任其对抗内耗,分属不同士族地域集团的派系争斗严重,同时缺少良将。武将中号称河北四庭柱的“张郃、高揽、颜良、文丑”除张郃外,《三国志》中连传记都未有!正向曹操在战前评价的那样:“绍志大而智少,色历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自身志大才疏加上手下文臣不和、武将不力,如何能成大事!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后于公元202年病逝。紧接着204年,曹操在袁绍诸子内斗中火中取栗,一举攻克邺城。即将到来的是汉末邺城最闪耀的曹魏时代!



用的是同一份战略计划书,为何袁败而曹胜?


公元204年曹操攻邺,五月引涨水灌邺,历时半年终于在 8月艰难攻克邺城。自此直到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后曹丕迁都洛阳,逾16年里邺城一直是行使曹魏霸府及王都的功能。


曹操自破城之日起,即将曹魏的王业根基锁定在邺城。说来你可能不信,曹操自204年据邺城起,其奉行的平定天下的顶层战略设计竟然是完全盗版袁绍!嗯,你没看错,是完全复制袁绍!我这样讲你一定会奇怪,你刚说袁绍就因为这个战略误判导致满盘皆输,曹操又不傻,怎么可能沿着这条老路再走一次呢?且听细细道来。


其实早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自领冀州牧镇邺。从事沮授劝绍“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附,以此争锋,谁能敌之?”绍喜曰:“此吾心也”。 其人正是袁曹两任霸主战略总规划的提出者。可惜的是,袁绍只接受了部分意见,就是“合四州之地”的部分,另外几点非常关键的他都无视了,一是“迎大驾”,二是“收英才”,三是“还洛邑”。而这几点,曹操恰恰都俱备。这也就是为何同一个战略,袁氏失败而曹氏功成的本质原因。


忍不住要带一嘴沮授其人。三国史上其名非显扬,很大原因是因跟随袁绍早早领了盒饭所致。曹操杀沮授前曾叹道:“孤早相得(沮授),天下不足虑”。(曹公与沮授是旧识,深知其才!)袁绍连沮授这样的大才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才干,在迎汉帝、立储君、战官渡等一系列关键决策中,一再弃用、无视其建议,最后袁本初凄凄惨惨收场,何怪他人也!后世评价其与荀彧、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第一流的智慧人物。


纵观历代乱世割据之大势,如果想依靠割据河北而南向以争天下,保证生存的最低条件是同时据有青徐,才能同占有中原河洛、关中之地的对手长期相持。其本质原因是如此将对中原形成东、北两面夹击之势。这也就是为何曹操在公元200年一月官渡大战前夕,不惜巨大风险而定要亲自领军回师徐州解决刘备的根本原因。要不是因为袁氏内部意见纷杂,多谋而少断,再加上刘备此时实在是不经打(就是此战导致老婆也丢了,关羽也降了...),才给了曹操这个死里逃生的机会。



地缘模块简图,此为简图,图中河北大体指代幽并冀三州;徐州指代青徐二州;中原指代兖、豫、司隶三州;由图中可看出,需同时据有河北,徐州方有实力与占据中原与关中的军阀相抗衡。


汉末天下区划示意图


曹操在官渡战前,已经占据中原四州及关中,汇五州之地。正如以上讲的,这样的战略态势事实上是将河北关门封印了。即使没有200年的官渡之战,假以时日,最终也是有实力吞并河北袁绍的。



曹操营邺,开邺城定都之先河


事实上,曹操官渡大胜后,对于到底是继续北上还是南下的战略决策上一直都是犹豫的。北上担忧的是袁绍虽败,但实力仍在,怕不敌。南下的隐患是曹魏几乎还没有水军,这在与刘表对决时是明显的缺陷,怕不胜。最终给出战略性建议,坚定曹操下定决心北上平定河朔的关键性人物,是之前提到大名鼎鼎的:颍川荀彧与荀攸。


201年九月官渡大胜后,曹操回师许都欲南下荆州,其想法是想乘袁绍新败,乘间隙击讨刘表(就是想从软柿子身上捞好处!)。荀彧劝阻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曹操纳之。后203年,曹操因攻袁受阻再次欲南征刘表,荀攸又反对道:“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今袁氏兄弟...势不两全,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曹操曰:善。于是回师北上,遂于204年克邺。


自此,曹操将彻底扫除袁氏势力并清除幽、并、青割据势力作为第一优先级,按照袁绍的战略步骤开始逐一清理。摘录《魏书 武帝记》载:“建安十年(205)正月,斩袁谭;...八月征幽州,斩赵犊;……建安十一年正月,西征并州高干;……十二年三月,北征三郡乌丸,灭蹋顿单于;……辽东太守公孙康斩袁尚、袁熙首级归顺”。从公元190年诸侯共讨董卓算起,曹操历时十八年于208年初最终完成了北方一统。


曹操207年末北征乌桓得胜归来时作《观沧海》,传颂千古


自公元204年拿下邺城,并将扫除华北残余势力作为首要战略打击目标起,营造邺城(指邺北城,邺南城是三百多年后东魏时修建的)就成为了持续曹操一生的事业。曹魏邺城的营建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尤其是都城营建的全新规制。后世隋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元大都、明清紫禁城以及日本奈良城等都是沿袭曹魏邺城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有:摆脱秦汉都城缺少整体规划的形制 ,再次回归中轴线和对称布局;宫城,外城双重结构;宫城、官署与居民生活区进行区位分隔,形成棋盘形封闭式布局。


关于华夏都城营建最早的设计理念出自《周礼 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关于华夏都城规划最早也是最核心的圭臬,后世历代大多据此设计。在此详细解释下:“城市依天圆地方而设置为方形,每边城墙长九里,开三门,城内纵横道路九横九竖,大街宽度设置为可同时走九辆马车,左建太庙右立社稷坛,前为朝廷处所,后为市场。”


秦汉时期由于经过战国数百年的战乱,礼崩乐坏,秦都咸阳与西汉长安都未有能够进行系统的规划。官署、民居、商业区等布局杂乱,缺少中轴线,宫城大多建于自然地势制高点上且分散排布,比如汉长乐宫与未央宫就平行排列。


东汉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始,周礼在社会运行中的地位逐步恢复,由于汉家皇权集权的不断深化,强调中心,对称,等级次序的思路必然再次体现在都城设计与营造上,这也就是为何在曹魏时代理念重新回归上古时代的根本原因。


曹魏邺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外城总计七座城门,南三北二东西各一。东部建春门与西部金明门以一条东西贯通的大道将邺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中心为宫城区,西为苑囿(铜雀园),东为戚里(权贵所居)。南部为下级官署衙门、市场及居民区。宫殿区从南到北占据城市中轴线,从南城门中阳门至止车门,再至宫城正门端门,后立钟楼鼓楼,其后为文昌殿。文昌殿为“天子朝会宾客,享群臣,正大礼之殿。”为外朝正殿。文昌殿东的听政殿做为相府,是常朝,日朝处。两殿后即为后宫。左思三都赋中的魏都赋即详细描述了邺城之恢弘状貌。


曹魏邺城复原平面图


邺城最著名的建筑群即“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三台。即在铜雀园西侧以城墙为基础修筑的铜雀台(208年修)、金虎台(210年修)、冰井台(214年修)。铜雀台高十丈,屋百间;金虎台高八丈,屋一百四十间,冰井台八丈,置冰室,内有十五丈深井数眼。三台储有大量战时军用物资。并以可收放式浮桥阁道相连。铜雀台建成后,曹操即邀众人齐至游赏,命诸子以铜雀台作赋。


曹植聪慧,其作《铜雀台赋》为汉赋中的经典名篇。摘曰:“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果园之滋荣”,魏文帝曹丕作《登台赋序》,曰:”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严以承天,步逍遥以容与,聊游目于西山“。后世历代均多次修缮三台,为邺城建筑史上一奇观。同时为保障城市用水问题,引漳水经暗道由铜雀台下入城横穿而出。




三台后世想象图及模型图


曹魏都邺的十六年间,德政清明,轻徭薄赋,大力屯田,使河北一代迅速恢复并成为曹魏的大后方。持续的和平稳定,也为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的大繁荣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三曹,建安七子等为代表的杰出人物们,就是在三台、铜雀园、芳林园、玄武池、钓鱼台等苑囿中唱和吟咏,吟风啸月,一同谱写了华夏文化史那段后世称颂为“邺下文人”,“建安风骨“的璀璨岁月。


曹魏中军主力也一直驻扎于邺,208年起征刘表、战赤壁、攻汉中、据孙权均是从这里出发,战事结束后再回归此地。曹氏父子两代人 ,凭据邺城,文武并举,广揽天下豪杰,终成帝业。



曹丕220年迁洛,邺城降为陪都


公元219年曹操根据新形势的进展开始进行战略方向调整,十月至洛阳,亲自开始执行战略总计划的最后一步:“还都洛邑”。可惜的是曹操于公元220年正月就去世了。时文帝曹丕镇守邺城。大剧《军师联盟》中重现了曹操病逝前招曹丕觐见的父子话别一幕。文帝曹丕继承乃父遗志,于黄初元年正式迁都洛阳代汉自立。邺城作为魏都的历史使命就此落幕。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三国鼎立形势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此时之局面已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华北经曹魏十数年治理之功,统治已经非常稳固,如果此时仍定都邺城,曹魏中军转战各处,所需的时间及花费都是巨大的。更关键的是此时北方已完成一统,迁都洛阳是向天下昭示曹魏已具备改朝换代的实力,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中提出一个观点: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谁便代表着文化正统,更往前一百余年的曹魏迁都洛阳,同样应是实现代汉自立的前提条件。


迁都后曹魏中军将驻扎洛阳,比起邺城可省去跨越黄河天险的繁琐以及减少约400公里的行军路程。在古代这大约是20天至1个月的转进时间。兵贵神速!在西线,凭借长安城与蜀汉长期对垒,后世诸葛丞相历次北伐,皆铩羽而归,很大程度上,即因为曹魏中军居洛阳,出援长安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江汉一线,据守荆州,压制吴蜀,河南重镇宛城可作为洛阳与荆州间的前线补给基地。江淮一线,曹魏占寿春,此地与襄阳一样,是冷兵器时代南北争锋的棋眼所在。谁握有寿春,谁就占据战略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粮仓许都可作为寿春的前线补给基地。事实上,曹丕与曹芳等在定都洛阳后,均多次巡幸许都。许都作为军事基地的重要性再次体现。如此的排布下,曹魏最终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曹魏的二次迁都是根据时事进展情况,适时作出的战略调整。其整体奉行的正是沮授所提出的战略思路。曹魏可以说是完整系统的按照该规划实现了其一统北方,代汉自立的目标。虽然曹魏最终只是昙花一现般,仅历四十五载,即被代表士族阶层的司马氏所取代,仍可称作是汉末庶族阶层的一次完美逆袭!


曹操像


曹操于邺城的十数载统治,其“外定武功,内兴文化”的功业,不仅是中华政治史上一段被历代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谈资,其对文化史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以其为代表的邺下文人集团,吸取汉乐府的丰富养料,一改两汉词赋家歌功颂德,讽喻鉴戒之风弥漫的文学思潮,而转变为抒发情感,张扬个性的实用主义风格。


他们生逢乱世,目睹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和山河破碎,一部分作品关注于人民生活的疾苦,悲天悯人;另一部分立意于希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洋溢着指点江山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及责任感。那是一个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行其道互补互益的时代,历数后世二千年中华文化史,这都是极其罕见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