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震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称为地震三要素。地点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强度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根据地震仪器测量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因此在震后消息报道中形容地震“大不大”的关键词便是震级,而以往的报道中伴随震级而出的“里氏”、“里氏震级”等词汇为何在近年来的报道中销声匿迹了呢?是因为新闻播报省略了吗?
想要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里氏震级的诞生。1935年,美国地震专家里克特和古登堡在分析加州发生过的地震时,试图建立一种能直接反映地震实际强度的分级法,级分成大、中、小三类。里克特在研究时发现:地震越大,地面振动的幅度就越大。里氏震级的计算公式涉及到了地震波的最大振幅和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这就是国际上惯用的“里氏震级”的由来。
图2 里氏震级
而由于里氏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当初设计里氏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本身限制,在震级达到8.3-8.5级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震级数值却一样,所以,在科研观测中,近震震级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再适用。
随着地震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震级是与震源的物理特性直接联系的矩震级。
我国地震学家根据我国地震活动特点和地震波的衰减特性,已经建立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震级标准体系。在我国,地方性震级ML适合表示4.5级以下浅源地震的大小,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适合表示4.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大 小,短周期体波震级mb或宽频带体波震级 mB(BB)适合表示浅源、中源和深源等不同震源深度地震的大小。
2017年5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地震台网在发布地震速报信息时,对于及时测定地震矩M0的地震,应优先选择矩震级Mw作为对外发布的震级。对外发布的震级应用M表示,不应加“里氏震级”“矩震级”等附加信息。各级地震工作部门或机构对外发布地震信息、进行科普教育工作时,应使用发布的震级M。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和网站等新闻媒体在发布地震信息时,应使用发布的震级M。
而这也正是诸多报道中“里氏”的消失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