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贷款 银行 费用 车辆 公司 企业 案件 社保 万元

叔齐伯夷的故事(叔齐与伯夷是“死脑筋”的代表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9:20:51    




伯夷、叔齐,是殷商时诸侯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君年老,立三子叔齐继承王位,没过几年孤竹君去世,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以不尊父命为由不就位,逃出孤竹国;叔齐也不肯就位,也逃跑了。

出逃的路上,二人又遇到了一起。一路上,他们都听说西伯昌有德,所以二人决定一起过去。快到西岐边境,听说西伯已经逝去,武王正兴兵伐商,二人就朝着周兵来临的方向迎了上去。不久,伯夷叔齐在偃师这个地方拦住周武王的马头、扣住他的马缰绳大声地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此时,武王手下欲对他们动武,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噗噗噗 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夷齐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这就是他们给世人留下的四个故事。

今天看这个故事,大都认为伯夷叔齐不知变通,墨守成规。但我认为,现在的安逸生活,当下社会现实功利的心理,已经让我们与有道德情操和初心不改的仁人志士离得太远了。也许,因为生活,我们确实需要做某些改变,甚至是不知不觉中在改变;但是,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也不应该去改变的。

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伯夷叔齐列传》作为七十列传的第一篇,是有他的深意的。

首先,他是非常推崇伯夷、叔齐的高尚品德的。他们所体现的“仁”、“义”、“礼”、“孝”、“悌”等道德情操,也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源头和代表。这与司马迁生活的朝堂内部,君臣、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的勾心斗角,攻伐残杀的“争利”、“争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是司马迁,从古到今有无数人写下了对他们赞誉有加的诗词歌赋,甚至人们以山川、建筑、手工艺品等等纪念他们的事例都不胜枚举。

我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能够千年的传承不断,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仁人志士的坚持。由此,我想到了很多的人:司马迁忍辱苟活写史记,田横五百壮士同赴死,文天祥宁死不降,陆秀夫负帝跳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鉴湖女侠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刑场上的婚礼之陈铁军与周文雍,林海雪原中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赵一曼,烈火中永生的江姐……………是的,他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那样不但生命有保障,还有高官厚禄,锦绣前程。可是,面临生死,他们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初心,这样的坚持,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延续不断的真正脊梁。

今天,生活的压力,物欲横流的社会,是不是也会让我们忘了初心,忘了坚持,活成一个自己都讨厌的那个自己呢?从“小我”来说,我们曾经的原则,会因为利益而发生改变吗?会因强权而变得卑躬屈节吗?我想,最起码还是要有点底线的吧!然而,事实却是,在一个单位中,经常有人为了“争权夺利”,不惜点头哈腰;为了领导的“欢心”,吹捧之词肉麻不堪;为了表现自己,标新立异层出不穷;为了逢迎,脸上露出谄媚的笑,跑步前进帮领导扶车门;甚至手中有了一点点小权力,就瞒上欺下……古人云:“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一切早被某些人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我说这一切,不是让大家都当伯夷与叔齐,我强调的是,做人要有点底线!不要把突破底线的所作所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司马迁在列传中,同样对伯夷叔齐的最终结局感到不公。他也质疑“天道不亲,常与善人”的说法,例举历史上的品德高尚之人与大奸大恶之徒不同的结局,也就是俗话说“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的现象,他也感到愤懑,甚至发出了灵魂的拷问: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在他的文章中,借孔子之口,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芸芸众生,你我皆是常人。你有你的追求,鲜衣怒马未必不好,更不能说不对;我有我的原则,不畏强权不折腰是我的坚持。不是要求大家都去做一个如松柏一样的道德高尚之人,但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随波逐流,要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自己的底线。

这才是我们对司马迁把这篇列传的作为第一的正确解读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