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是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其计算方式主要依据计件单价,即工人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工资额。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工人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工资额是固定的。
工人完成的所有产品都按照同一计件单价计算工资,没有超额工资的限制。
工人完成定额的部分按同一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过定额的部分,则按累进递增的单价计算工资。
产品数量或质量达到某一水平就给予一定奖励。
计件单价的计算方式
计件单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
\[
计件单价 = \frac{单位时间岗位工资标准}{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
\[
计件单价 = 单位时间工资标准 \times 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
举例说明
假设某工厂规定完成产量定额200件以内,计件单价为2.8元,超额完成1%~10%部分累进计件单价3元,超额完成10%~20%部分,累进计件单价3.2元,超额完成20%以上部分累进计件单价3.4元。某工人当月实际完成产量250件,求其实得计件工资。
\[
200 \times 2.8 = 560 \text{元}
\]
\[
20 \times 3 = 60 \text{元}
\]
\[
20 \times 3.2 = 64 \text{元}
\]
\[
10 \times 3.4 = 34 \text{元}
\]
\[
560 + 60 + 64 + 34 = 718 \text{元}
\]
因此,该工人当月的实得计件工资为718元。
建议
企业在实施计件工资制度时,应明确各产品的计件单价和产量定额,确保公平性和激励性。同时,要关注料废品数量,并将其纳入计件工资的计算中,以准确反映工人的实际劳动成果。